查看原文
其他

能源大动脉上的“掌灯人”


你知道铁路信号灯吗?它们就像列车的眼睛,指挥列车平稳运行。如果没有信号灯,铁路正常运输秩序将受到严重干扰。


在首都之西、燕山深处,有一个铁炉村中继站,是大秦铁路的信号补给站。在这里,有一群“掌灯人”。

▲铁炉村中继站

“绿灯,正线通行!”

2月27日中午,在大秦铁路隧道口,随着驾驶员双指向前的手势打出,一列载有近2万吨煤的重载列车,平稳地从赵宇和徐建科的面前驶过。

当天上午,铁炉村中继站有两个小时的“天窗”作业期。一大早,赵宇和徐建科肩扛十几公斤重的工具包,手拿无线通讯电台,三步并两步地朝军都山隧道走去。

很快到达隧道口,他们戴好防尘面罩、头灯,在隧道里测试轨面电压、信号灯电流,给信号机除尘……

▲赵宇在清扫信号设备

军都山隧道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全长8460米,是大秦铁路上最长的隧道。隧道内设有13架信号机,指挥着重载列车安全通过。

11时40分,“天窗”作业期结束,赵宇和徐建科走出隧道,摘下防尘面罩,微笑着目送从眼前驶过的重载列车。

离军都山隧道口不远处,有一座白色小楼,这便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大同电务段茶坞车间延庆信号工区铁炉村中继站

春节期间,赵宇和徐建科就在这里值守。

赵宇是延庆信号工区的“新晋”工长,年前刚从老工长宋慧利手中捧过接力棒,并说服了新婚3个月、本想和他回家拜年的妻子,过年期间留在铁炉村中继站值守。

▲赵宇(右)从宋慧利手中捧过接力棒

徐建科自2016年来到铁炉村中继站,见证了“地上坑坑洼洼、蝎子屋里乱窜”的历史。本来,他在这里轮岗一年就能回工区,但这里恶劣的环境让不少人望而生畏,徐建科放心不下,一直在这里坚守了8年。

中继站外,山连山,桥连桥,四周除了火车的隆隆声,就只剩北风的呼呼声,和偶尔的鸟叫声。

▲中继站外山连山

被誉为“中国重载第一路”的大秦铁路,是我国“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从1988年开通运营至今,这条能源大动脉经过多次扩能改造后,车站之间的距离逐步增加。为防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弱化,大秦铁路在车站之间设置了不少中继站,对信号进行补给,铁炉村中继站便是其中一个。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智能化设备的投用,很多中继站已经成为无人值守站,但铁炉村中继站却始终需要有人守护信号灯。

“我们这个中继站离工区30多公里,山路陡峭,天气好的时候,乘车需要40多分钟,遇到雨雪天气,山路时常封闭,要是信号设备出现故障,就麻烦了。”赵宇介绍说,铁炉村中继站20公里管辖内,信号设备几乎全部在隧道群和桥梁密集处。

为了方便检修信号设备,第一时间处理故障,10多年来,这里一直安排专人值守,2人轮班,一人一周,遇到大雪封山,可能就得在山中坚守半个多月。

▲徐建科正在检修设备

根据专人测算,大秦铁路的运输秩序“非正常”1分钟,就会少运1000吨煤炭。

“红灯停绿灯行,信号灯就是指挥司机能否通行的口令,所以必须确保设备万无一失。”徐建科说,“信号设备正常了,能源大动脉顺畅了,心里就踏实了。”



采   写 / 王清文

通讯员 / 陈明磊

编   辑 / 孙齐

审   核 / 薛琳

欢迎转载转发,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能源大动脉上的“掌灯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